阅读历史 |

261:七月半(1 / 2)

加入书签

一晃就到了农历七月,七月初十开始,杨春燕和周怀安也不再进山,在家收拾收拾家务,帮着送菜去宁安。

周老爷子在家带着周父,周大爸,周三爸三个开始凿福纸写福包。

凿福纸的家什是一个铁质的瓦片状的东西,这年头的人每到七月中元节前,便买了裁好的黄纸自己打制纸钱。

一叠黄纸钱,放在一個圆树桩上,用木锤敲打纸凿子打制纸钱,然后将纸钱封包,写上祖先名讳。

每年的中元节前的七月十三这天,三家人都去大房过。

由周母妯娌三个,带着儿媳妇把祭拜祖先的酒菜做好,祭拜过后大家吃了饭,就开始烧福纸。

七月十三这天下午,周父就带着一大家子去了大房。

李秋月嘀咕道:“年年都是我们家和三爸家买肉,大房年年就杀一只公鸡,两只鸭子,还说我们占便宜。”

赵慧芳说:“我们家买了那些东西,起码人有那么多,不管咋都吃回来了,其实最吃亏的还是三爸家。”

这年头猪肉比老鸭、大公鸡值钱,二房、三房合伙买了十几斤猪肉,两个猪蹄髈,还有鱼,酒是自家酿的不花钱,但也花了三十多,算起来的确是二房、三房吃亏。

一行人到了大房,见周大娘杀了只毛色鲜亮的大红公鸡,两只鸭子。

周三婶看着满灶台的肉菜,笑道:“几十年了,今年烧福纸的酒菜最好。这日子真的越来越红火了。”

“是啊!我家年年杀鸡供奉祖先,二房、三房人丁兴旺不说,现在连日子也越来越好了!”周大娘说着看向那只脱了毛的大公鸡,“祖先是不是不喜欢大公鸡啊?”

李秋月想到自己那两百块,心里就火冒,斜睨了她一眼,“大娘,我晓得了,祖先和我们一样肚子里油水少,喜欢二指厚的肥膘肉!下次你买肥膘肉,我们拿鸡咋样?”

周母瞪了她一眼,“死丫头,连祖先都敢编排,你想讨打啊!”

李秋月讪笑,“我去帮春燕她们择菜去。”

灶房门口,杨春燕和张秀香在择菜,看着院子里得意忘形的叉腰大笑的周怀安,忍不住摇头。

“怀刚几个也是,咋想起来和老幺打牌,我看等到吃饭,他们的额头都被他弹肿了。”

杨春燕笑着点头,“他虚张声势吓唬他们,一个个就不敢下注了!”

周怀刚接着挨了几个爆栗,揉着被周怀安弹红了的额头抗议,“不要怀安哥来,他以前没事就和一丁几个打牌,技术早就练出来了。”

周怀安一脸嘚瑟的看着他,“你就是典型的不会犁田怪田弯,一手好牌都被你打烂了,怪得了哪个!”

“不来了,我额头都被打红了。”周怀刚沮丧的说。

周怀忠挤开他道:“不来你就下,我来。”

周怀安慢条斯理的洗着扑克牌,“怀忠哥,我可不会因为你是哥,就手下留情的哦!”

周怀忠摩拳擦掌,“赌场上不分大小,来就是了!”

堂屋门口,老爷子看着院子里的孙子重孙儿,高兴之余,又想到了还在外面流浪的周怀兴,“老大,今天烧福纸,怀兴两口子也不回来么?”

“昨下午村里那些个买了名额的就来找过他们了。”周大春苦着脸,“要是能回来,我早就喊他们回来了。”

“唉!”老爷子叹了口气,“马上去割谷子了,他们这样在外面躲着不回来,就你和银福咋干得完那么多活?”

周大春也叹气,“这有啥办法。”他看向周大松和周大河,“实在干不完,只有等大松,大河他们忙完了,来帮把手了。”

周父和周三爸爽快的点头,“大哥你放心,等我们收完就去帮你!”

老爷子见兄弟三个还是和和气气的,心里松快了不少。

周大春笑着点头,“要的!就麻烦你们了。”

他看着两个弟弟,心里有些不是滋味,以前村里人哪个不说自己有本事,和大队书记一样早就住进了砖瓦房,儿媳妇还是镇上讨来的。

两个兄弟日子紧巴巴的,还住在分家时妈老汉修的老房子里面。

老二家还有个败家的二流子,可如今,唉……

做梦也没想到,自己还有求着两个穷兄弟的一天。

菜做好后,周母妯娌三个把鸡、鸭、鱼肉都捧到了堂屋,只见八仙桌前的箩筐里放的全是福包。

周大春兄弟接过盘子,恭恭敬敬的摆到八仙桌上。

老爷子点燃香烛,大伙儿都跪下祭拜祖先。

祭拜过后,一大家子二十多口分别坐了三桌。

蒸蹄髈,红烧肉,回锅肉,凉拌鸡块,豆瓣鱼,老鸭菌菇汤……

孩子们不停吃着桌上的炒花生,觉得过年都没今天吃的好。

老爷子指了指祭拜过祖先的水果,“果子和糖拿起分给娃儿们吃,吃了身体健。”

“要的!”杨春燕和张秀香把东西端到小孩子那桌,“吃饭了,你们不是早就吵着说饿了么?”

周家明摇头,“我们不饿,是小丽他们在说。”

周小丽看了杨春燕两人一眼没有吭声,等几个大人走了,才压低嗓门说:“我们才不饿,我奶给我们煮鸡蛋吃了,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