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四百二十八章 媳妇又怀了(1 / 4)

加入书签

来的这几个人,确实存着点儿占便宜的心思。

盛家杀猪,她们过来买肉,这都街坊邻居的住着,张一回嘴,盛家人又好脸儿,咋地还不给便宜点?

割肉这活,谁能下手那么准啊?多个一两半两的还好意思算钱?

算账的时候再抹個零头,毛了八七的就那么地了。

去商店可不能这样,丁是丁卯是卯,人家一分钱都不带少要的。

里外一算,那可就比商店便宜不少呢。

说不定,到时候还能要根骨头,或者要点儿猪血啥的呢。

反正老盛家日子过的好,盛家老大能挣钱,还差这点儿了?

可高海宁这一嗓子喊出来,几个婆子的如意算盘就注定落空。

“哎呀,几位婶子,不好意思啊,今天杀这头猪不算太大,收拾完了没多少。

你看,刚才海宁他们送商店去一半儿,剩下这些吧,还得给他们几个每家留个三斤五斤的。

最后剩那点儿,自家还不够吃呢,实在是没有多余的往外卖了。”

盛希平还能猜不出这几个人啥心思?这都是林场出了名的爱占小便宜,她们那点儿心眼子,都写在脸上了。

倒不是盛希平抠门小气,这要是正常的人情往来,该出多少,或是该帮什么忙,盛希平绝对不含糊。

可偏偏这些人占便宜没够儿,他们占了便宜还不说人家好,背地里笑话人家傻。

盛希平不爱跟这些人瞎串换,不够烦人的,所以就直截了当的拒绝了对方买肉的要求。

几个婆子一听盛希平这话,脸色都难看了起来。

“希平啊,你看你这话说的,不就是几斤肉的事儿么?你们家少吃点儿,匀给我们几斤怎么了?

这都街坊邻居住着,低头不见抬头见,你也算是我们看着长大的。

婶子们张一回嘴,你就这点儿面子都不给啊?太小气了吧?”张家婆子不乐意了,撇着嘴说道。

“可别说这些啊,几斤肉,那也是我们家人起早贪黑喂出来的。

我那俩孙子都知道去薅菜喂猪,养大了猪才能吃肉。

想吃猪肉自家养呗,再不然去商店买也行,红口白牙的就让别人少吃点儿,凭啥啊?

我们费劲巴力的把猪养大,就是为了吃肉的,凭啥我们要少吃啊?

那可不行,我还得给我小孙子多留点儿呢,我家孙子爱吃肉,这猪他也没少喂,有他的份儿。”

张淑珍一看这情形,忙过来,一把将盛希平扒拉边儿上去,她来跟这几个婆子掰扯。

张淑珍是个好性子的人,平日里极少跟人起争执,总是笑呵呵的看上去挺好说话。

可泥人也有三分土性,对人好,也得分是谁。

有的人,就没法敬着让着,你要是让着他,他就觉得这是该他的。

所以,张淑珍过来,毫不留情的就直接怼了回去,直接把那几个婆子说的哑口无言。

这时候,王建设几个也凑了过来,打圆场。

“张婶、李婶,刚才海宁和维国往商店送了一扇猪肉呢,想吃就去商店买呗。

你现在去还赶趟儿,再晚了,可就全都让人家给抢光了啊。”

“就是就是,抓紧时间去商店还来得及,这猪刚杀完,新鲜着呢,可比商店从松江河运回来的好多了。”

张志军、潘福生几个人一边说,一边上手推着几个婆子往外就走。

就这样,几个婆子还懵着呢,就被张志军等人推着,身不由己的就从盛家院子出来了。

“可真是,越有钱越抠门儿,不就是几斤肉的事儿么?谁吃不起似的?”

等走出了盛家大门,几个人这才反应过来,恼火不已,站在外面的路上,大声说道。

盛家院子里,众人嘻嘻哈哈说笑,谁管外头人说啥啊?

张淑珍指挥着儿子,把剩下的肉剁开,大骨头剔下来,一会儿放到锅里烀上。

现在这时候没有酸菜了,所以张淑珍打算来个酱大骨头,反正吃啥都是吃,多吃肉省粮食,一样。

猪头、猪蹄、猪尾巴,全收拾干净,放到大锅里烀上。

今天不灌血肠了,猪肠子先放到一边,等会儿再收拾。

剩下的猪心猪肝猪肺这些下货,也都清洗干净了,焯过水后,加各种调料放锅里煮。

一时间,盛家这小院可是啥味道都有了。

中午这顿饭,稍微晚了点儿,快两点了才端上桌。

开春这时候没啥青菜,再说杀猪谁还吃青菜啊?

酱大骨头装盆里往上端,猪头肉、猪肝、猪心等切了装盘,蘸蒜酱吃。

猪皮烀到一定程度用水多投几遍过凉,然后切成条,用辣椒油和蒜末、盐、味素等调料拌匀了。吃起来艮啾啾的,越嚼越好吃。

里脊肉瘦,切成丝和大酱一起炒了,从地里抠点儿发芽葱出来洗干净,配上一盘干豆腐。

吃的时候把肉丝和葱一起卷到干豆腐里头,咬一口,下饭又解腻,那才叫香呢。

都不用别的菜,光是这些,就能把人给吃撑了。

更不用说,张淑珍她们还做了辣椒炒猪血豆腐、五花肉炖干豆角等菜,摆了一桌子。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