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243章 荷兰人的反应(2 / 2)

加入书签

公司位于爪哇岛巴达维亚总部的高位的。

荷兰东印度公司确定的贸易方针就是和当地势力合作,由公司的军队以及当地的势力一起组建殖民地,保护贸易航线。

荷兰人也不想和明朝起争端。

而如果这时候韦麻郎被查出公司袭击了英国使节团该怎么办?

同时得罪英国和明国,不要说他当不上未来荷兰东印度公司的高层,甚至他都会被从十四家公司联合之中给踢出去。

荷兰人在殖民之时喜欢跟当地的土著合作只是因为这样可以获得最大利益,并不代表他们心慈手软。

从《旬报》上面所写的内容来看,王文龙肯定是知道船只沉没的具体情况的,那就只可能是当时自己团队之中有人泄密了,韦麻郎马上去寻找当年一起参加团队的船长,开始查找泄密者。

他如今身兼着还未合并的好几家荷兰公司驻亚洲最高代表,手上的权力不是一般的大,当时他的舰队之中,除了荷兰人之外也有大量的西班牙人和葡萄牙人,韦麻郎觉得这些人最容易泄密,一番询问,却发现每个人都说自己嘴巴严实的要命。

韦麻郎一番询问无果,直接把这些人调去柔佛。

在那里荷兰人正准备和西班牙人开战,小规模的骚扰袭击无休无止,韦麻郎只要给殖民点拖延供应,这群被调去柔佛的雇员基本没有回来的机会。

明朝追查英国使杰团这件事情肯定会发酵,即使现在这些人没有背叛自己,但是荷兰人和西班牙人、葡萄牙人有根本矛盾,荷兰人信新教,而西班牙、葡萄牙信天主教,在巨大压力下,韦麻郎知道这些人总有一天还是会反叛的,他不可能承担这样的危险。

这些雇员发现自己被韦麻郎整了,不明所以,不少还有侥幸心理,觉得自己撑上几年就能回来,却不知道自己已经上了韦麻郎的死亡名单,如果几年之内他们还没死,韦麻郎还会再想办法把他们一个个除掉。

半个月后,北大年苏丹国,韦麻郎的上司林斯霍滕喝了一口葡萄酒,对韦麻郎摇头说道:“我已经尽力帮你去查了,依旧没有任何消息,没人知道王文龙的信息是从哪里来的,甚至连吕宋岛上的中国人许多也是先从明国那里得知了消息,然后才知道了这件事。”

韦麻郎摇头说道:“我太了解这些华人了,这些华人撒谎成性,对我们说的和对他们明国人自己说的肯定是两样事,恐怕还要继续探听才行。”

欧洲殖民者来到东南亚进行殖民最常使用的本地人就是印度人和华人,两边都有不少出色的人才,印度人有自己的私心,往往会将欧洲人的要求执行一半留一半,或者为自己捞取利益,欧洲人对此或许还能忍受。

而华人的势力更庞大,可以更好地执行欧洲人的要求,但是他们不光有自己的私心,执行一半留一半,更让欧洲人头疼的是华人有极强的宗族观念,起码在这年代愿意真心给欧洲人当奴隶的华人还很少,他们不光给自己捞利益,还会不断的把利益往大明国内输送。

这就是华人的祖国是统一的大明,印度的祖国是一堆小邦国的区别了。

欧洲人往往发现印度人捞了利益之后,往往不愿意回老家,愿意而是在本地过上奢侈的生活,并且世世代代给欧洲人做事。

而华人不一样,哪天干着干着突然就跑了,再得知他们的消息,就是他们在福建老家用挣来的钱财“过上了皇帝一般的生活”。

对于这些不愿意在东南亚扎根的华人,欧洲人往往更难以信任。

林斯霍滕摇摇头说:“无论华人有多么狡诈我们也必须利用他们,就比如这件事情,看来我们有必要派人进入大明去查探了。”

林斯霍滕可不是个小人物,他在荷兰国内的地位比韦麻郎还要高。

林斯霍滕是商人出身,早在荷兰还没有从西班牙独立的时候,他就已经学会西班牙语并且来到印度任职。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