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140章 东林无语(2 / 2)

加入书签

支持东林党的士大夫,那是因为东林党愿意为绅商阶级说话,但是商人阶级和士大夫阶级之间也是有裂痕的。

王文龙的建议正好打在东林的软肋上,甚至再退一步都能踩到东林底线。

而王文龙则根本不怕,今天的所有过程,他早就已经想好,他提出的主张也正是在东林党的底线上跳舞。

这份文告总体来说对东林党是有利的,东林党能捏着鼻子支持他,但是肯定不至于满意。

这也就足够了。

政治的本质就是达成一个各方都不能满意但是勉强能够接受的结果,也只有这样的结果才真的能够平衡且可执行。

如果一方的所有要求都被满足,那就不叫平衡了,那叫战胜条约。

王文龙提出的主张,其实也是此时大明真正可行的办法。

广开言路可以缓和一定的内部矛盾,开放海贸可以进入大航海时代,获得真正利益,而这些改革所需要的启动资金只能从船引来。

所谓船引、盐引,就是让商人百姓来投资做生意,然后朝廷给予船贸、贩盐等利润丰厚的生意相关经营许可。

这过程中:商人百姓先投资,而朝廷许诺给予后续收益——其本质就是国债。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