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240章 博士论文好难啊(1 / 2)

加入书签

周游一个人坐在书房。

正在抓耳挠腮。

当初吹牛逼,非要自己写论文。

坐在这里半天了,就写下了三个字:图书馆。

心里有些后悔,当初不应该逞能,直接让石教授代笔多好,可惜自己的良知不允许啊。

现在好了,困在这里了。

嗯,肯定是这笔记本电脑不行,配置太差,去试下台式的!

心安理得的走进电竞房,五台电脑一溜排开,看着都有些过瘾。

座到符合人体工程学的椅子上,右手下意识的就把dota点开了,双手开始不听使唤了,居然会自动打兵,还会自动买装备。

这是什么?

人工智能啊。

后世ai什么,都弱爆了!

农村,城市情况不一样,学校教育暂时不考虑,以服务全体人民为出发点。

公共图书馆,一般城市只有一个。

狩猎也知道休养生息。

房地产商会干?

都是以后的发展方向。

开始落笔。

《论图书馆公共服务的最后一公里》

你说,就这么点汉字,都能玩出来。

那个时候,没人敢这么想,政府的设施让房地产代建,怎么可能。

个人就出一个同城快递费,借还总共5元左右,相当于来回的公交车费用。

直接把原来的一些操作延续过来,就成了一篇高瞻远瞩的论文,还省的大家走弯路,何乐而不为,又不是以盈利为目的。

家里还是太小了。

就像网上购物一样。

政府哪能天天想着挣钱呢。

研究思路:走访调研各地县市图书馆现状,以及实体书店的发展情况。

天下文章一大抄,就看会抄不会抄。

连打几局,心情更加不好了,三连跪。

看看,这标题,一看就是专家起的,老少皆宜,上下通用,很容易引起大家的共鸣。

解决方法:政府为主,社会为辅,全面参与。

主攻幼儿艺术发展,算是弥补了一些运营亏损,所有的图书场所都是亏钱的,也就是很多免房租,是政府投资运营的,不然一个房租,基本上就全废了。

可怜以后的毕业生哦。

研究思路都是常用的。

嗯,开题没新意。

原来图书馆推出网上借书还书流程。

垃圾游戏,误我青春!

“小四,找几个人来,把我电竞房的电脑搬到逐浪馆!”周游一气之下,把电脑全都搬走了,还能腾出地方来,搬到逐浪馆,以后找人玩还方便,当初也没想到能把售楼部买下来,哪里更好玩。

这年头,指出问题很容易,解决问题很难。

可以说是非常合理了。

省会城市有两个,一个省的,一个市的。

好日子也是就这么过了几年。

常用汉字3000个,国家收录大约9万多,但是电脑能显示出来的也就3万多字。

耳机一戴,就沉浸在了自己的世界。

在图书馆网站上,直接选择要借的图书,一次最多五本,时长一个月,最多延长一个月。

周游以前就借过不少次,后来实在没时间看书了,一个月都看不完一本,再加上网上看书越来越方便,就逐步放弃了找个渠道。

大海这么大,都设置了禁渔期。

但却是以后发生的事,社区养老,卫生,办公用房都要开放以商代建,后来连幼儿园,小学都要开发商代建,就这,还都抢着干。

发给石钟山看看,没问题就可以开始下一步了。

后面还有越来越多的中年人也在里面,有的是失业了,无处可去,回家不知道如何交差,躲进图书馆松口气,假如能遇到一本能看的书,也是命运的小馈赠。

一下子思路就开阔了。

从三连跪的反思中,周游感觉到全民读书的重要性,要让读书更加便捷,图书馆走进千家万户。

摘要:近年来经济持续发展,物质得到的极大充裕,但精神世界略显空虚,纸质图书的不断衰落,人们的阅读习惯需要进一步培养.

研究内容:图书馆每年的借书人次,借书证办理情况。

居然还让开发商提供社区用房?

现在的图书馆,到了暑假,基本上就是孩子的天下了,由父母带着的,还有大一点,自己跑过来的,在城市小区阅读空间,离家近,又方便,孩子去还能学一些东西,一举数得。

参考文献.

大框架出来了,剩下的就是填充血肉了,这是慢工夫,急不来的。

道心都碎了。

钓鱼还要打窝呢。

本科论文,从写到改,只了一个星期时间。

方向确定后,论文就成功一半了。

周游在家憋了一整天,总算憋出来了,彷佛回来了研究生毕业论文的时候,现在想想还是当年大学本科论文最好水啊。

石钟山接收到周游的开题报告,还认真看了起来。

就是为了可持续发展。

还有城市阅读空间,农村农家书屋,自助借书还书柜。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